​下午遛弯回来,躺在床上一边在微信回复消息,一边看迟迟读不完的《人有病,天知否》。
鞭炮声与礼花声组建起的交响乐音此起彼伏。暮色渐晚。每一声伴随火光炸裂开来的声响,都将对面居民楼的电梯间声控灯扯亮,整齐地一排熄灭又亮起,倒也让人觉得新异。
位居中层,似乎也就是寻常礼花所能抵达的最高位置。有几次,看到红蓝黄相间的烟火在窗外散开,很快坠落,消失在窗沿。恍然意识到,从侧面看到的烟火原来是这个样子。
大一下学期,岩井俊二到中传,自己跟在隔壁读书的孙一起跑到定福庄去找 logo,那是我第二次去到这个学校。一年前的冬天在这里参加过一场作文比赛,拿到一个最终没发挥任何作用的奖状。在晓色未染的冬日凌晨,披星戴月赶八通线的模样还历历在目。在中传大礼堂隔着更多的学生更远的距离见到触不可及的导演,手里拿着那本书的自己到最后还是没鼓起勇气去排索取签名的长队。偶尔翻老照片的时候,看到当时三人的合影,觉得像是一场不知何时做过的梦。后来岩井俊二导的一部中国片上映的时候,还约了 logo 一起,在两人学校连线的中点——前门的一家电影院。记得那天夜里大雾迷朦,寒意浓重。俩人从一号线下来之后有些不知所措,小心翼翼在天安门东过了安检。穿过阒寂无人的广场时,心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压抑感。虽然彼此都嬉皮笑脸的,但还是走得比平日快了很多。
意识回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文字,新换的字体在绿色的护眼背景下揭示着郭小川在 59 年的经历。同变动的思绪一样,触目惊心,也让人恍若隔世。
很多年没读诗,上午匆匆结束奥登和伊舍伍德合写《战时行纪》的诗歌部分,便向晓洺感叹自己真的学不会读诗。想起当年上阿霜课时就不怎么上心,迟迟掌握不住要诀法门,鹰顿《如何读诗》读完也还是觉得难以实操,索性就此放下。后来读皮扎尼克和佩索阿的时候还是不得要领,读来读去还是纯靠感受,现在想来,自己读不进去理论也用不好理论的弊病确实根深蒂固。
其实上班的这些日子,随手切换不同的读物就已经觉得颇为跳跃,深深违背了自己的习惯,目下同时进行的就有三四本,不断切换的过程生硬而多少有些难以忍受。选《战时行纪》起初更多是为了找一个适合读也适合听的东西。因为通勤路上,午休吃饭的时候都还是很难全程读下东西的,更别提该死的晕车,让低头看书成为一种奢望。但是听书对我而言可能确实不那么合适,我总是容易任凭 AI 男声一个字一个字流过,常常会记不住刚刚听完的那些内容,尤其再度打开文本的时候,文字总显得陌生而难以接续,只能硬着头皮向前翻去,从新来过。所以挑选文本就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本来读完《素食者》是应该趁热打铁读《不做告别》的,但是韩江颇具异质性的语言难以在听书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只能暂时放下。说到底,选择听书的文本内容需要尽量浅俗易懂,最重要的是要求知识与信息密度尽可能的低,这就排除掉了学术类和研究类文本,诗歌这类需要反复多看几眼的文本也不适合,可选的就只有非诗歌和非研究文本,这种状况就还是逼我回到文本,反而很难达成今年的阅读目标了。
扯回选书上来,阅读《战地行纪》的时候,有一种感觉始终萦绕在心头:越来越觉得阅读和获取知识这件事本身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能让自己获得纯粹的愉悦的精神体验。在这些时刻——由文本内容引发的,对其它曾阅读或虽未阅读但却或多或少有了解的内容的联想,构成了一种类似神经突触互相交接牵引的过程,最终由此形塑的是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知识网络。或许是每天打开 obsidian 都能看到双链图的动画演示,这种感觉才在不经意间成为一种自我暗示了吧。
更确切地说,阅读变成了一次又一次饶有意味的漂游。
追溯起来,阅读《战地行纪》完全是由于在阅读《克里斯托弗和他的同类》的时候看到了伊舍伍德和奥登的中国行,而那个时候正好又是在听杨苡的《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再上溯一层,之所以阅读伊舍伍德还是因为前段时间对同性恋文艺作品的短暂恶补,看了《莫里斯》和《单身男子》,唤醒了早就将伊舍伍德加入“想读”清单的记忆。在这个游走的过程中,每本书都敞开了更多的阅读空间,上溯之后,从《战地行纪》出发,其实也可以找到很多接续候补者:两人在中国的旅行是坐火车,对于沿铁路行进的旅途有颇多着笔,前段时间被推荐的《铁路现代性》很适合作为一个更深入的深挖点;当然,伊舍伍德在《同类》中提到中国之行或多或少受到毛姆旅程的影响,也可向此进一步阅读。总的来说二人的视点体现了十分典型的东方主义,后殖民专题也可由此提上日程,进而去读那本还是没翻开的《知识分子论》。那么做对比呢?伊舍伍德笔下的上海和横光利一笔下的上海有多少异同?奥登和伊舍伍德的旅途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撤离旅途相比之下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换至由点到另外的点:田汉、穆木天当时的身份状况是怎么样的?进而可以想到刘呐鸥的选择,并由此进入战时的知识分子分化与论争;史沫特莱与斯诺作为从左联时期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外国人,他们眼中的中国和知识分子是怎么样的,又该如何看待他们眼中的中国?战时医院与巴金《第四病室》对读;凌淑华与伍尔夫的通信也饶有意味。从伊舍伍德和奥登的交际圈出发,回到福斯特与他的《莫里斯》,更进一步到托马斯·曼,伊舍伍德眼中的德国人;相似的圈子让人想起《流动的盛宴》《莎士比亚书店》;从诗人的角度,里尔克、奥登、叶芝等人的脉络,穆旦与奥登的关系,对邵洵美该多了解一下吧。
想了解的确实太多,能了解的确实太有限。但是漂游的趣味正在于,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与原来读到的内容不期而遇,重新接续起来。
说来惭愧,虽然放不下阅读,却还是不愿(或许更多是不能)多在这件事上花钱,甚至开通微信读书的会员也是被迫纠结了又纠结才下定决心。四处游荡居无定所的生活让带着大量书籍成为不那么容易的选择,日益增长的书价与长期没有收入来源的现实成为无法逾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读书笔记的整理需求与办公软件的选择又成为一个必须要纳入考量的因素,种种因素让纸质书越来越远离我的生活。
记得 22 年读塞林格的时候,已经买齐了四本小说,最终还是选择了在手机上读 epub,现实中只是将包装完好的塑封拆掉,将它做为一个“已阅”的记号。现在看来,这些年读的这些书中,纸质版屈指可数,那些早已购置的却在永远也赶不上变化的“计划”中被无限期延后了。
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精神足够分裂,站在消费者角度拥抱着电子书,站在曾经的出版行业从业者角度抱怨着整个行业的难做。前些日子看到豆瓣上编辑老师们吐槽微信读书对图书出版业的垄断,AI 引入对读者知识产权可能存在的侵犯(好吧,我真的不懂这个)还觉得心有戚戚。其实自己确实足够面目模糊,不清不楚。或许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在无法在切实的生活中获得足够支点的情况下,再多观点先行又怎能有足够的说服力?可能自己在面对那些本该坚信的用以锚定自我的东西时感受到的犹疑就由此而发吧。
2023 年最后一天,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在东湖湖畔,没有想到即将等待自己的是无从预期的兵荒马乱。
走出景区收到消息,当天的演出被勒令取消,同样被取消的还有期待已久的好心情。仓促中改签,开始在几百人的长龙中等待前往车站的网约车。
站在陌生的十字路口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来回穿梭,让人觉得有些恍惚。心中闪过的全是下午坐在湖畔的种种景象:平静的湖面,若隐若现的湖对面林立的高楼,不时翻飞又终于停留在湖中心的鸥鸟。一边用手机拍摄东湖的落日,一边试着让自己的思绪完全放空。一旁的游人却络绎不绝,不断更迭。一只气球被固定在岸边的石头上,好多次,随风飘摇着进入镜头。我还是不敢靠岸边太近,另一侧有人在拍婚纱照,几个人忙上忙下,看着他们单薄的着装,也还是会觉得生冷。
思绪回到当下,因为出游而无暇顾及的总结与回顾至今仍然难产,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那些一度想下笔写下的也都随风消散了。我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但也对自己在没有足够意愿动笔时动笔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结果往往是生成一篇如本文一样低效低质且想让人扔到废纸篓里的东西。但有的时候做这件令人讨厌的事情是必要的,我要学着不只是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写作了,至少这是我今年的一个打算。
做了这么久的引入,大概应该是时候进入所谓的“正题”。其实并不算得上是什么正题,只是或多或少试着去补全一个本该在一个多月前完成的事情。
如果按照农历计算,从癸卯到甲辰,一年所阅恰好是 101 本作品;若按照公历计算,从 2023 至 2024 则是 85 本。说实话,我起初并没有意愿挑选推荐,因为深知自己的浅陋,阅读也并不丰富,表述的观点也颇显偏激,离开学校之后更加缺乏系统性的思辨。现在不同的人由于个体经验的差异,所关注的东西也是绝然不同的,况且自己的见识和水平已然跟不上大多数人,很多朋友也都应该在工作或者有自己的学业要忙,茫然推荐作品其实是颇感诚惶诚恐的,所以即便写的东西也并不愿随意拿出来给太多人看。不过因为希望能够继续在阅读之后让自己飘忽不定的想法有些许存留,所以还是会常常随心所欲记下几笔简单的看法,然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做个小小的分享。
今次想从中挑选几本觉得有分享价值的,其实大多已经以不同方式分享过,如今更多是一种自我敦促,在切换身份的第一年希望能够继续保持思考和阅读者的身份,也算是对自己故去一年成长的一个交代。

No.01


推荐语:
一次系统性破除迷思和重构对这个社会认知的阅读。
一个新的开始。
链接:
《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 读书笔记(一):绪论
《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 读书笔记(二):五七体制

No. 02


推荐语:
从沈从文身上找到了继续在这世上挨下去的勇气。
链接:《沈从文的后半生》读后:于我

No. 03


推荐语:
建议所有即将高中毕业的重点学校学生和即将进入大学准大学生仔细研读。
最好是跟家里人一起,然后各写个几千字的读书报告。
链接:《金榜题名之后》摘录

No. 04


推荐语:
有罪的从来都不是我们。
链接:
《掩饰》读后
《掩饰》摘录

No. 05


推荐语:
属于我们的下沉年代即将到来,属于我们的撕裂也即将到来。
最好不要在这种时代完全赤身裸泳。
【短评】
明明相比印度贫民窟中骨瘦嶙峋的人们,漂亮国锈带上穷苦的劳工与阳光地带因泡沫而破产下沉的前中产们的生活还算说得过去。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为何还是摆脱不了那浓郁阴沉的窒息感。传统价值观念在飞速发展的现实面前犹如一个个轻盈但脆弱的泡沫,而随着它们一个个被戳破,底层与上层之间已经难再互通交流,深刻的对立也随之显现。经济衰落正一视同仁地将所有非顶端人士拉入那汪一望无际的泥沼,身处其中的人们无论怎样尝试弥合巨大的意见裂隙也终归落得一败涂地。个体与国家的未来在不同人的眼里形成不同的对立态势,这种根深蒂固的矛盾着实令人惊愕。但至少他们仍有某种能够聚合起来的可能(那是属于个体的),这也是全书那抹明亮底色的来源。或许正在经历撕裂的也不仅是美国,难以预料明日何在的时代里,又有谁能独善其身?

No. 06


推荐语:
少见的褪去冷意的遍布温情的写作。
感谢在冬日的照亮。
链接:《明亮的夜晚》读札

No. 07


【短评】
开启阅读的契机像是孤狼对另一匹孤狼的召唤:辛克莱走过少年与青年如玫瑰花般的匆匆岁月,步入直面残酷现实的中年时代,就像俄耳甫斯终于被烈日灼尽那双洁白的羽翼翕然坠地。走在“通向自我之路”上的超越者在失去了自己的“德米安”之后逐渐陷入迷途,最终成为现代精神荒原上的孤狼。
人文主义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与物质在自我层面的撕裂——这一歌德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已经感受到并在浮士德这一典型身上展露过的沉痛历程,在经历了惨痛的战败并即将迎来另一场注定更加惨痛的战争的德国——这样一个更加沉沦的时代,以更加难以忍受的方式(不仅是在人生的追求,更是在对于社会、民族、国家的看法这一系列构成人这一“万物灵长”核心的层次上)再次浮出水面。与此同时,沿着浪漫主义思潮形成的审美现代性经由“超人”尼采的发扬成为广大文学家所津津乐道并深为服膺的理念。黑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这个背景下试图建构(实际上是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精神分析来复现)一系列“超人”形象,哈里不出意外地陷入了“世纪病”之中,成为继“烦恼者”、“多余人”、“世纪儿”之后的另一个边缘知识分子典型。对他而言,那些曾经坚信的价值与理想一而再再而三遭受现实不由分说的凄风苦雨终于完全失去了外部的光晕,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困境几乎是所有理想主义思想者面对撕裂且无望的现实时会遇到的困境。
为了看清哈里陷入的思想困境,作者以独特的形式设计向读者展现了四个审视的视角:出版者、哈里、论文作者以及赫尔米娜。出版者提供了最为客观的外部关照,主要是作为一个“局外人”从社会意义以及历史角度对哈里进行评价。哈里本人则为我们呈现了深陷矛盾漩涡中心的个体的视点,他的那些看法与观点完全是站在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视角下得出的,那些不满所针对的正是现代性在自身一路高歌猛进后留下的恶果,它们无一例外的正确,正因这份自白是如此毫无掩饰地真挚才会击中读者的内心。论文作者同样处在一种非介入的关照视点下,只不过他的身份与哈里相近,因而可以视为一个“局内人”的更加清醒的看法,他主要指出哈里所陷入人狼两分的自我指涉实际上是将“自我”窄化的结果,但因为同样是哈里所使用的那种分析式的言说方式而更难以被哈里接受。赫尔米娜同样处在“局内”,但她站在哈里的另一端与之完全互补,因而可以说是“局内的局外人”,与论文作者不同,她点出哈里问题的方式往往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和面对面的交谈,她的反驳更具针对性,从而更易将哈里从偏执的思路中解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赫尔米娜实际上是哈里的“德米安”,她被派来帮助哈里缝补碎散一地的“自我”,当这一过程最终完成,她也将被哈里亲手引向死亡。
与前半部对世俗与自己如何陷入困境的批判与反思一样,后半部对于凌空高蹈的姿态的抨击同样鞭辟刻骨。全书的压抑感直到赫尔米娜的出现方才得到缓解,但赫尔米娜谆谆善诱点醒哈里最终却还是走向了死亡,给出答案的人选择抛弃这个答案,正是这样的处理才使得那个“幽默”的出路显得如此沉痛。说到底,超脱与和解——这份来自道家与佛教的东方观念在黑塞那里具有拯救性的价值,这种看透世界的荒谬却又最终不得不选择与之共处——甚至是微笑着共处的结论也实在是更深刻意义上的存在主义。相较加缪的那种稍带观念验证式的写法,黑塞的处理无疑更加高级,也因其源于自己的生活而更能令人感同身受。
当在不同的时刻一遍遍重新返回荒原寻找自己的路, 一遍遍重读。

No. 08


推荐语:
谁看了不说一句福克纳牛逼?
【短评】
在忍冬香味的绵绵细雨与蛐蛐的鸣叫声中做一场悠远而又沉痛的梦。记忆中(无论是昆丁还是班吉)的一切都如同虹影一般——如果无法统称其为绚烂至少也可视之为遍布温情,早年的一切似乎都已浸染着岁月的流光,占据人心中不可撼动的位置,在现实的尺度上并不久远,但在脑海中却好像已经是悠远得令人看不到它来自何方。活在当下的人似乎也永远无法摆脱自己对逝者的念想(不管在记忆中它是好还是坏),不在场的人如同一个巨大且难以逃逸的空洞,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生者他们曾经存在,同时也提醒他们正因为他们已然不在一切才如此迅速地走向颓败。福克纳仍旧斥责南方与它傲慢固守的道德(它所包含的却不全然是闪烁荣光)一个个家族土崩瓦解的背后隐含着更为深刻的历史逻辑,押沙龙在一点上完成的要比喧骚更好,但对叙事变动的偏好与恣意流动的思维在此时已然成型。

No. 09


推荐语:
魑魅魍魉。
我们时代男同性恋的生存图景。
链接:《断代》摘录

No. 10


推荐语:
太痛了。太好了。
是更多属于底层人的写作。
【短评】
《请你安静些,好吗?》:
黑色简笔线条勾勒的素描,精准还原了日常生活崩溃或走向崩溃的时刻,让那些本会随之流溢出的情绪晕染在画幅的留白之中。正是这份克制精练阻止了未言明的情绪的游散。语言上的吝啬让人想起贝克特与海明威,那些由纯粹的交谈推进的句行又让人想起塞林格,而这一切正与以更多细节取胜的门罗相反。卡佛的苦痛是冷峻刻骨的,尽管那些简短且压抑着感情波动的篇章最能够代表他的风格,但爆发的他却更能显示出拼尽全力去追求世俗男性被要求追求的一切但最终失败后所遗留下的愧疚、悔恨、不甘和无能为力——这正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声音。正如帕克在下沉年代里所述:通过密切关注失落边缘人的生活,雷的手指把到了更深层的寂寞脉搏。作为一位虚构作家,他似乎无意间得知,在这个国家的未来,最普通的事物中将充斥着最严重的不安,他感觉到生活的表面之下无可依靠。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比《请你安静》更柔和。卡佛与其说是淡漠,不如说是惜墨如金。他并非不写细节,只是他呈现细节的方式是更为锐利的,它们被用来刻显人物身上的百无聊赖与难以被填满的巨大空虚。而那些由他造成的缺位、空白不仅是唤醒读者的手段,或许也可看作他对人物荒凉处境的同情与体谅,也是在试图保存他们最后的体面。贴合现下的语境,其实是会去想卡佛与一地鸡毛的新写实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系的(后者无疑更加直露,琐碎之余的讽刺的针对面也更广);也会去想《婚姻故事》或许只是将那些不容忽视的社会性背景抽离而试图完成一个更具普世价值的婚姻问题范本。 但“他们曾经笑过。他们曾经相互依偎,笑到眼泪都流了出来。”卡佛写出了他们如今的困厄与残缺,或许也是在变相地向阅读他的人发问:你又在拿什么去填补那些空缺,又是什么令你能够与之共情?
《大教堂》:
失望者用失望的目光凝视更多失望者的生活。
《新手》:
更丰稔,未被斧削的原生态卡佛。可惜我已经没有余裕对比细究。
难以忘怀的是从笔底流露而出的心碎。
很多时刻泪水已在眼眶打转。

写到这里其实还是觉得自己的分享是粗浅的甚至可笑的。说不定遍布误读和错解。想来做这种东西总得是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姿态为主,因为确实懂得太少,却惯于以不懂装懂的姿态写东西,这是大忌但却难改。所以有的时候,看似的坚定和不由分说不过是自己敷在犹疑不定上的一层薄膜,无需用力,一捅就破。
其实,并非所有读过的文本都有写一些东西,也并非全都有一定的思考,譬如读到几部巴金(更爱《家》了,《寒夜》是真的痛啊),还有一些课本,实在是无力做出任何评价。而有一些则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未能及时写下改写的东西,最终只能任凭它从脑海中溜走,比如《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现在只剩下残章断简:_有一种令人难以遏制的冰冷和恐惧,难以言明的是它究竟来自于自己对所涉内容的无知还是来自于叙述者通过文字营造出的那种空无的寂灭与残酷(但你总还是能够瞥见一束渺茫微弱的光——人性的存留所在)——它由实打实的失望与挖掘到历史“真相”之后的那种毛骨悚然的冰冷所形塑而成_)。
到这个位置,为了更好地符合体例,总结之后应该是一些新的阅读计划。
尽管列出的计划永远都无法完成——心思会在阅读中不断跳跃穿梭,计划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织了两三针就被放下了的不成形的衣物,永远都只在开头而无法深入,更多的时候,它们的存在到头来只能成为对自己荒废了时日的遗迹,每一次回看都会留下新的懊悔。但不知悔改的自己还是喜欢一次又一次建立新的从不完成的“计划”,有的时候或许只是为了解决对“设立计划”这件事的戒断反应罢了。
言归正传,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至少能够阅读以下作品:
10-12本社会学、心理学著作;
10-12本理论书籍;
12本诗集;
5-6本十九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作家作品;
5-6本古代文学选本;
每月至少挑选1本当月或上月热门书籍来读;
每月至少1本现当代作家作品;
每月至少1本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作家作品;
每月1本鲁迅作品+1本鲁迅研究专著。
其实从去年开始,关注的领域逐渐从文学拓展到社会学和心理学,也感到颇有必要了解基础的经济学常识。
目前希望能够继续关注的专题是:
教育公平;
威权主义与自由主义;
同性恋与酷儿理论;
自我认知与情感教育;
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
鲁迅;
新时期文学与九十年代文学;
底层写作或所谓的素人写作;
新锐书写。

最后把书籍情况做个汇总表:

以上。